期刊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路径——基于系统观念的视角
摘要: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体现。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有效保障。从理论层面上讲,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多目标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治理体系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实现“两适配一协调一统筹”,即多元治理主体与治理领域之间、复杂治理制度与作用对象之间的适配,各治理主体行动的协调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城乡统筹。从实践层面上讲,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行动持续推进、资源保护利用制度更加严格。但是,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建设中,依然存在治理主体缺位、治理制度多样性不足、协调机制不健全、城乡统筹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任务的复杂性、生态环境污染防治任务的艰巨性、生态环境系统恢复任务的长期性,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结构、健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机制体系、强化治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与适配性、提高治理体系的协调性、增强治理体系的城乡统筹力度。

作者: 于法稳  孙韩小雪  吴青林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系统观念  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