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县域帮扶政策实施是否缩小了县域间经济差距——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的视角
摘要:

以县域为单元对落后地区实施帮扶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视角,采用DID模型评估2013-2022年县域帮扶政策实施对县域间经济差距的影响,为后续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县域帮扶政策实施显著缩小了县域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县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距和县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且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估计、安慰剂检验等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来看,县域帮扶政策实施主要通过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来提升脱贫县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进而缩小县域间经济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普通脱贫县,县域帮扶政策实施对原深度贫困县、山区县和基期农业产值占比高的县域帮扶作用更弱。本文认为,未来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应注重从短期扶持向长期赋能转变,分层分类因地制宜地开展帮扶工作,注重提升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

作者: 米 晶  张莉琴  林万龙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县域帮扶政策  县域间经济差距  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